便利貼的原理是?

By April Lam 林芷因

 

便利貼無疑是既易用又方便的發明,它不需配件(大頭釘、萬字夾或釘書釘)就可以貼在任何地方,既不輕易脫落,也不會留下膠水痕跡。便利貼已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但相信很多人未必會去想便利貼為何會擁有這樣的特質。

便利貼的歷史

Spencer Silver是一位化學家,當時希望研究出強度足以用於組裝飛機的黏著劑 [1]。在多次嘗試中,Silver意外發現了一種較弱的黏著劑,它可以被反覆貼在表面再撕走而不失其黏性 [2]。那時候許多人認為這是個無用的發明,Silver的同事Art Fry 卻建議他用這種黏著劑為自己的合唱團詩集製作可移除的書籤,正是這個提議令便利貼得以面世。

如何描述黏著劑的強度?

黏著劑的黏力強度可以分為兩方面描述:剪切強度和剝離強度。如圖一所示,剪切強度可以透過量度平行於黏合表面的拉力得知,剝離強度則是通過量度垂直於兩個表面的力來測定。

 

   

剪切強度

剝離強度

圖一  剪切強度和剝離強度。

 

便利貼要擁有理想的黏貼特質,它應該擁有中等剪切強度,使它可以牢固地暫時附著在表面上;然後應該具低剝離強度,使它能在不把物件撕破的情況下從物件表面移除 [3]。

為甚麼聚合物黏著劑會黏?

在解釋便利貼特性之前,讓我們先了解為甚麼它能黏附在表面上。製作便利貼所用的黏著劑是聚合物,那是重複單體通過聚合作用組成的巨型長鏈分子。當聚合物與表面接觸時,聚合物和物件的分子表面之間會形成范德華力使它們黏在一起,幾乎所有聚合物黏著劑都依靠這種原理運作 [4]。

 

在生產用於特定用途的聚合物黏著劑時,科學家通常會混合不同比例的單體以改變所得聚合物的特性,這個過程產生的聚合物叫共聚物(copolymer),定義為由多於一種單體組成的聚合物。對於製造噴在便利貼上的黏著劑混合物,Silver發現理想比例為95%至99%丙烯酸單體(亞加力單體),加上1%至5%離子性單體和順丁烯二酐的混合物 [5]。換句話說,交聯的(cross-linked)聚合物長鏈中小部分的丙烯酸單體被換成離子性單體和順丁烯二酐,這些改動可以改善共聚物的彈性,並使黏著劑能被製成氣溶膠噴霧 [5]。

便利貼的原理是?

但為甚麼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黏貼和撕走便利貼呢?便利貼黏著劑共聚物實際上是直徑僅為50至75 μm的微球 [6],單層而間隔稀疏的微球會被噴於便利貼的紙上,在顯微鏡下就像籃球凹凸不平的表面,在平面上布滿突出的膠水泡泡 [7]。如圖二所示,當我們施力將便利貼黏在表面時,具彈性的微球會變得扁平並黏附在表面上。微球變得扁平能暫時增加黏附的表面積和范德華力 [8]。可是這些分子間引力也不太強,所以便利貼能輕易地被撕走。此外,便利貼的便利之處在於重新黏合時無需添加額外的黏著劑,因為黏著劑幾乎不會在撕走的過程中流失 [7],變得扁平的微球也能恢復原來的球狀供新一輪黏貼之用 [5]。然而,便利貼的壽命確實有限,因為每次黏貼和撕走都會使灰塵和污垢積聚在黏性微球上,減少其與表面接觸的面積和范德華力,使便利貼逐漸失去黏力。

 

圖二  便利貼聚合物黏合時相互作用的示意圖

 

不知不覺便利貼已經誕生43年了!從作為書籤到標註文件,以及在會議中記下大家靈光一閃的構思,便利貼已經成為大家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,提高了人們的生產力。下次當你取下便利貼記下突如其來的念頭時,相信你一定會想起 Silver和Fry在故事中靈機一動的時刻。

 

知多一點點:
便利貼採用標誌性的金絲雀黃其實只是個巧合,因為Silver實驗室旁的實驗室在開發過程中只有淡黃色的廢紙可供使用 [9]。

參考資料:

[1] Sandomir, R. (2021, May 13). Spencer Silver, an Inventor of Post-it Notes, Is Dead at 80. The New York Timeshttps://www.nytimes.com/2021/05/13/business/spencer-silver-dead.html

[2] BBC. (n.d.). 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. BBC Bitesize. https://www.bbc.co.uk/bitesize/guides/z3csycw/revision/2

[3] Plummer, C. (1993, December). The Story of Post-ItTM Notes. ChemMattershttps://www.borlik.org/wp-content/uploads/2015/08/Post-It-Notes.pdf

[4] Kovalev, A., & Sturm, H. (2013). Polymer Adhesion. In: Q. J. Wang, & Y. W. Chung (Eds), Encyclopedia of Tribology (pp. 2551-2556). Springer. https://doi.org/10.1007/978-0-387-92897-5_816

[5] Silver, S. F. (1972). U.S. Patent No. 3,691,140. U.S.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.

[6] Fry, A. L. (1993). U.S. Patent No. 5,194,299. U.S.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.

[7] Merrill, R. F., Jr., & Courtney, H. R. (1974). U.S. Patent No. 3,857,731. U.S.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.

[8] University of Cambridge. (2013, July 25). What makes things sticky? The Naked Scientists. https://www.thenakedscientists.com/articles/questions/what-makes-things-sticky

[9] Huynh, R. (2021, August 3). Colour Story: Canary Yellow. https://blog.glaciermediadigital.ca/index.php/2021/08/03/colour-story-canary-yellow/